绿色发展 美丽泰钢
绿色发展 美丽泰钢
日前,山东泰山钢铁集团(以下简称泰钢)炼铁部利用有机催化技术,在同一脱硫塔内同时完成脱硫、脱硝、脱汞,脱硫达到98%以上,脱硝率达到80%以上,脱汞率达到90%以上,整个系统不产生任何二次污染,为烧结机烟气治理提供了较为理想的选择。该项目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国家环保部已将有机催化技术列为环保重点跟进技术。
“在十八大报告中,专门有一部分来论述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认为,发展绿色经济、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型发展模式,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也必将对企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山东泰山钢铁集团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王守东说。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泰钢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积极探索企业绿色发展之路。“十一五”以来,泰钢制定了“绿色泰钢、生态泰钢、美丽泰钢”的发展建设规划,从源头抓起,按照“清洁能源、清洁生产、清洁产品”的要求,充分利用风能、电能、气能,全面回收废渣、废气、废水,打造绿色产品生产链,努力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扼腕断臂”淘汰落后
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形势,必须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2012年8月8日,泰钢开始拆除两座420m3高炉,率先打响了山东省钢铁结构调整试点工作全面启动的第一枪。
两座高炉曾是泰钢的“功臣”,服役12年,累计生产铁水987万吨;共计实现产值13.7亿元,实现利税12.9亿元,创造利润8.6亿元。
为了“绿色泰钢、生态泰钢、美丽泰钢”的梦想成为现实,泰钢“扼腕断臂”,决定拆除两座高炉。
王守东在拆除仪式上动情地说,“在过去,两座高炉为泰钢的跨越式发展、职工的幸福生活立下了汗马功劳;而现在,它们的光荣‘退役’,则是以另一种形式,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和行业的转型升级作出积极贡献。”
高炉拆除后,一年将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34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60吨。
在此之前,泰钢还先后淘汰了4台环式烧结机、4座高炉、1条螺纹钢生产线、2座66—VIF焦炉、2台燃煤锅炉等一批产业层次低、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大、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落后产能。
取而代之的是,泰钢新上了1座300万吨机械化料场、1台265m2烧结机、2座1780m3高效节能高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第一条950mm热轧中宽带钢生产线、100万吨冷轧薄板生产线,以及160万吨的不锈钢炼钢、轧钢、酸退系列生产线。这些生产线在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资源消耗低、生态环保成为设计和建设者首要考虑的又一要素。
2005年~2009年,泰钢完成节能量13.69万吨标准煤,提前一年达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回收能源循环利用
“十八大报告要求,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我们就是要顺应时代潮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泰钢。”王守东说。
近年来,构建循环经济框架,回收利用能源用于再生产,已着实让泰钢尝到了甜头。早在1999年,泰钢剩余煤气发电站将两台1500kW机组更新为1台3000kW抽凝机组,不仅提高了发电效率,还可利用抽汽供生产用热。现在每年可利用高炉剩余煤气1.2亿立方米左右,年发电量2500万千瓦时。
2006年,泰钢配套建设了1号、2号高炉共用型TRT余压余能发电机组,年发电量3600万千瓦时。
2012年10月,泰钢带烧余热发电项目落成投产,该项目总投资1.6亿元,充分利用了265m2和180m2烧结环冷机产生的高温烟气作为能源,采取自由伸缩烟罩密封技术及流场优化技术、双通道烟气进气等先进技术,汽轮机选型补汽凝汽式双压汽轮机,机组控制系统采用国内先进的双回路系统,实现了转速和负荷的双重优化控制。该项目年可实现发电量8000万千瓦时,年可节约标准煤2.8万吨,节省水5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70吨。
与此同时,泰钢焦化公司干熄电项目也进入紧张的调试中,项目总装机容量5.5万kW,年将发电4.2亿千瓦时,计划于2012年底投入使用。
目前,1780高炉TRT透平发电、烧结显热发电、炼钢、轧钢蒸汽余热发电、干熄焦余热发电和高炉汽轮循环鼓风等密集的发电用能项目,已使泰钢的自发电量达到了用电总量的68%。
系统节能经济生产
十八大报告里提到,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努力实现“产业链、经济链、价值链”的提升,是泰钢实现转型升级的核心观点。王守东期望通过消化和创新,引进全数字、全液压、全自动的先进设备,应用AGC控制、控轧控冷等技术,实现产业链的优化提升,通过节能用能、系统降耗、荷兰无机陶瓷膜过滤技术、微生物处理技术和奥地利酸雾喷雾焙烧技术,使泰钢的经济链、价值链得到全面优化。
2012年4月2日,泰钢泰东粉末科技有限公司三期工程建成投产,使泰钢还原铁粉产量突破了25000吨,占全国总产能的1/10。
引人注目的是,项目的原料全部来自热轧的氧化铁皮,主要燃料则是泰钢的低热值高炉煤气,主要产品还原铁粉每吨达到了5200元~5600元,实现了“把废物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目的,取得了可观的效益,“高炉煤气作燃料的粉末冶金一次还原隧道窑”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创新工艺,降低能耗,是泰钢系统节能的又一条路子。泰钢抓住高炉系统降低综合焦比这个“牛鼻子”,努力提高富氧喷煤量。2012年1月~11月份达到了180kg/t,同比2005年提高了83.67%;2012年1月~11月份高炉富氧量达到13000m3/h,同比2005年提高了6.5倍。富氧喷煤指标的提升,使高炉综合焦比较2005年降低了150kg/t。
泰钢利用高炉冲渣水余热,对生活区及部分办公场所实现了集中供暖,供暖面积达15万平方米,每个采暖期节约标煤2455吨,直接经济效益达390万元。
泰钢大力推进节能设备的投入,配置了燃气锅炉和两台2.7万kW的汽轮鼓风机组,年节电9.4亿千瓦时。针对风机、泵类等感性负荷,泰钢配置了变频调速装置218台,总装机容量20102.8kW,平均节电率达到25%以上,年节电3880万千瓦时,节约费用2599万元。
通过重点抓供电系统优化、峰谷分时用电管理,全面施行无功补偿、降低线路损耗、推广使用节能产品等措施,泰钢完成了节能节电项目和系统优化项目16个;完成对热风炉的改造,引进高效热风技术,提高热风炉炉温100℃~150℃;完成燃煤锅炉向全燃低热值高炉煤气锅炉转变,建设了两台工业型蒸汽汽轮机,代替原有电动机,年节约电14280万千瓦时。
梯级治理节水减排
十八大报告里提到,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在泰钢,为实现废水处理系统长期安全可靠运行和废水处理达标排放,泰钢积极引进荷兰超滤技术和微生物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中。难以处理的浓含油废水经纸带过滤机滤去部分杂质后进入循环槽,再进入陶瓷膜超滤系统,进行油水分离后,浓油回收利用,废水经生化处理后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要求。
泰钢以实现工业用水的集约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在用水方面始终坚持“开源与节流相结合、节流优先”原则,树立“节水就是节能”的观念,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结合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在水系统建设和管理方面做到系统规划、科学设计、全面管理、全程监控,“无/少水、串水、蓄水、回水”多措并施,减少新水用量,实现废水零排放量,2011年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5%以上,吨钢耗新水3.37吨。
同时,泰钢投资6000万元引进奥地利酸雾喷雾焙烧技术,建设了5m3/h酸再生机组一条,8m3/h脱硅机组一条。项目的废酸回收率高达99.5%以上,年可回收盐酸15000吨,年产氧化铁粉6740吨,实现了废酸回收再生循环利用,做到了废酸零排放,并回收了优质氧化铁粉,创造了可观的效益。
面对未来的绿色发展,王守东为泰钢描绘出了更为清晰的蓝图,他说,“我们将按照十八大精神,努力实现用信息化管理节约能源,建立能源管控中心,实现循环经济由点到面,由企业层面到区域层面,再到社会层面的大循环,把泰钢工业园建设成‘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乐融融’的生态工业园区。”
河南亿利达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为舞钢三金物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兄弟公司,代理宝钢、武钢、鞍钢、济钢、首钢、邯钢、秦钢等各大钢厂板材。
主要经营:压力容器及锅炉用钢板、低合金高强度钢板、造船及采油平台用钢板、耐磨钢板、建筑结构用钢板、桥梁用钢板、高强度高韧性钢板、油气输送管线用钢板、专用条件钢、碳素结构钢板、合金结构钢板、模具用钢板、等12大系列,390多个品种。可做切割、加工、法兰、异形件及各种钢材的深加工业务。


